作为厨房的“油烟净化器”,抽油烟机的内部组件,例如滤网、风扇叶轮和电机,很容易因烹饪油脂的附着而逐渐积聚油污。如果长时间不清洗(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深度清洁),不仅会直接导致性能显著下降,还会滋生细菌并释放有害物质,对家人健康构成双重威胁。具体影响可以从性能和健康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从性能下降的角度来看,长期积聚的油污会通过三个主要环节阻碍油烟机的正常运行。首先, 吸力和排风效率急剧下降油烟机的滤网和进气口是油烟进入的第一道屏障。当油污覆盖滤网的孔隙时,会形成“油膜”,阻碍原本可以快速通过的油烟。进气面积减少30%-50%,导致吸风量下降。同时,风扇叶轮是驱动气流的关键部件。油污的附着会增加其重量(通常情况下,一年未清洗的风扇叶轮上的油污重量可达1-2公斤),降低其转速,进一步削弱吸排能力。原本3分钟即可完全排出的油烟可能需要10分钟以上,在某些情况下,油烟甚至会回流或扩散到客厅。其次, 电机寿命缩短如果油渗入电机,会粘附在线圈绕组上,影响散热效率(电机正常工作温度需控制在60℃以下,但沾油后可能升至80℃以上)。这会导致电机过热运行,不仅增加能耗(实际测量表明,严重油污污染的抽油烟机能耗比清洁状态下高出15%-20%),还会加速轴承磨损和线圈老化,增加电机故障率。原本可以使用8-10年的抽油烟机,可能5年内就需要更换电机。最后, 噪声显著增加风扇叶轮上油分布不均会导致旋转过程中重心偏移,从而产生剧烈振动。当它与外壳碰撞时,会发出“嗡嗡”的异常噪音。原本噪音约为55分贝的抽油烟机,运行噪音可能会上升到65分贝以上,影响厨房甚至客厅的居住舒适度。
就家庭健康风险而言,长时间未清洗的抽油烟机就如同“细菌培养皿”,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危害健康。首先, 二次油烟污染附着在风扇叶轮和外壳上的油污在高温烹饪环境下会持续受热分解,产生苯并[a]芘和甲醛等有害物质(研究表明,未清洗使用一年的抽油烟机排放的油烟中苯并[a]芘的含量是清洗过的抽油烟机的3-5倍)。这些物质会随未排出的油烟扩散到房间内。长期吸入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患鼻炎和支气管炎的风险,甚至可能诱发肺部疾病。其次, 细菌的生长和传播抽油烟机内部黑暗潮湿,油脂是细菌(例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绝佳营养来源。大量细菌繁殖后,会在抽油烟机运转时随气流传播,或通过滤网滴落到炉灶和餐具上,污染食物。这会导致家庭成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不适症状,对老年人和儿童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构成更大的威胁。第三, 火灾安全隐患积聚的油污是易燃物质。如果油烟机内部电路因老化产生短路火花,或者烹饪过程中火花溅入油烟机,都极易引燃油污,引发厨房火灾。消防部门数据显示,由油烟机油污引起的家庭火灾占每年厨房火灾总数的25%以上,且火势蔓延迅速,难以扑灭。
为解决上述问题,日常清洁应注重“分层维护”:每周可用中性清洁剂浸泡清洗滤网,去除表面油污;风扇叶轮和电机需每3-6个月由专业人员拆卸清洗,避免因自行拆卸而损坏部件;油烟机外表面可每日用湿布擦拭,防止油污积聚。此外,选择具有“自清洁功能”(例如高温蒸汽清洗或高压水清洗型号)的油烟机,可定期用高温或高压水流冲洗内部油污,减少人工清洁的频率。但为确保油烟机性能和健康安全,仍需每年进行一次彻底的拆卸清洗。
总之,油烟机的清洁状况与其性能和家人健康息息相关。长期不清洁不仅会导致吸力和排油效率下降、电机寿命缩短,还会造成油烟污染、细菌滋生,甚至引发火灾。定期清洁油烟机并非“额外负担”,而是确保厨房正常运转、保障家人健康的必要措施,应纳入家庭日常维护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