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的核心部件是定子和转子,它们通过电磁感应转换能量。定子和转子与轴承、端盖等辅助部件配合使用,确保电机稳定运行。每个部件的功能划分清晰。
一、核心功能部件(能量转换核心)
定子(静止部分)
铁芯组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线圈)、机座组成。
核心作用:当通入交流电时,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为转子提供电磁力的“动力源”,作为电动机电磁能的输入端。
辅助作用:定子铁心采用硅钢片叠片而成,可减少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降低电机发热;
机座固定铁芯并支撑整个电机结构。
转子(旋转部分)
铁芯组件:分为鼠笼式转子(铸铝导体+端环)和绕线式转子(绕组+滑环),均配有转子铁芯。
铁芯作用:在定子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子条或绕组将感应出电流,从而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旋转,最终将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如驱动风扇、水泵等负载)。
差速器特点:鼠笼转子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普通场景;
绕线转子可以通过外部电阻调节转速,适用于起重机等需要调速的工况。
2、辅助支撑部件(稳定运行的关键)
轴承
安装位置:位于转子轴与端盖之间。
核心作用:减少转子旋转时的摩擦阻力,保证转子同轴度,减少磨损和能耗,直接影响电机的运行噪音和使用寿命。
端盖
安装位置:电机两端,固定在机器底座上。
核心作用:密封电机内部,防止灰尘、湿气进入;
同时支撑轴承,固定转子的轴向位置,保证定子和转子之间均匀的“气隙”(气隙不均匀会造成电机振动,效率降低)。
风扇及散热结构
常见形式:在转子轴端安装风扇,并与机座上的散热片或通风孔相配合。
核心作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铜损、铁损会产生热量,风扇转动带动气流,将电机外部的热量排出,防止绕组过热烧坏,维持电机在安全温度范围内运行。
接线盒
安装位置:机座外。
核心功能:作为定子绕组的外部接口,方便动力线、控制线的连接,同时绝缘和保护接线端子,防止触电或短路的危险。




